手掌是末梢神经的集中区;手的神经反应直接传到大脑,大脑的指令也可以直接迅速的传达到手上。手与脑之间有精密的协调功能,手的活动直接调动着脑的思维反应。手掌皮肤的敏感度较高,它对冷热软硬,干湿涩滑的感觉比任何部位都细微,这种丰富的末梢神经活动对掌纹的生成变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。如果微循环畅通,皮肤得到充分的濡养,掌纹就会显示出协调均匀的色泽。如果微循环受阻局部濡养失调,掌面就会萎缩,局部就会塌陷。当细胞分解和代谢受到影响,手部就会出现局部的隆起和塌陷,掌纹就会生长和消退。当微循环中二氧化碳过高时,多余的脂肪颗粒就会被送到手掌上堆积成丘,而这时人们往往也没感觉到血脂高的症状。因此手部掌色、掌丘、掌纹的变化是与神经传导功能,血液循环情况,人体微循环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人手上共有374个穴位,其中经穴64个,手穴感应点74个,新针手穴42个,经外奇穴194个,手部集中着大量的人体信息,是我们由表识里判断健康的重要窗口。
不仅掌纹和疾病有关,手的形态,手的色泽,手指与手掌的比例,掌丘的丰满程度均于疾病有关。因此。手掌珍病从五个方面谈起,采取和互相结合,互相认证的方式。把面诊,舌诊,耳诊结合起来,进一步提高诊病的准确性。
人的疾病有很多种,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,工业技术的发达,气候因素的改变出现了许多的现代疾病,这就要求我们在手掌诊病过程中要全方位观察、分析、区别征象。比如急性病与慢性病的区别,肝胆病与肠胃病的区别;当急性病发作时,因掌纹还未生成,应以观察掌色为主。慢性病应以观察掌纹为主,而慢性病急性发作时,掌色就很重要了,掌色不仅要看满手的色泽而且要观察病理纹的色,观察线上的色,观察内脏反映区的色。掌色的变化反映人体脏腑的血液循环和气流运行状况,健康人的掌色应为淡红色,用手按压褪色后很快恢复,表明血循环正常。如果不能迅速恢复,就要考虑贫血倾向。